从某种角度来说,我也算是折叠屏设备的「老玩家」了,从「上古时代」的SonyTabletP到外折时代的柔宇Flex,再到外屏只有「遥控器」大小的第一代GalaxyFold(当时Z还是小折叠的专属编号)和「小身材、大能耐」的OPPOFindN,我每次都在「展开能当平板」的幻想中掏钱,然后被某个「旋转90度」显示的App劝退。
但说来奇怪,尽管我先后买了多台折叠屏手机,但却从来没用过「小折叠」——不仅是没自己买过,就连平时公司的借测机都没试玩过。再加上直到今年4月份我还在使用Xperia1V,「小折叠」在我看来,不过是一款「可以折起来的直板手机」而已,凭什么卖那么贵?
可能是因为我对小折叠屏「不屑一顾」,也可能是因为我是公司里唯一一个三星「先行者」,在我正准备就此和折叠屏手机「再也不见」时,同事把刚刚借到的三星GalaxyZFlip6塞给了我,让我亲自体验一下这款售价7999元的「小折叠」究竟有何不同。
旗舰应有的硬件配置按照惯例,我们还是先盘点一下硬件配置:
ZFlip6内屏采用了6.7英寸1080P+第二代动态AMOLED屏幕,刷新率最高可达120Hz,外屏为3.4英寸SuperAMOLED屏幕,分辨率为720*748。不过和大多数国产小折不同,ZFlip6的外屏并不是一个圆角矩形——为了绕开后置双摄模组和补光灯,ZFlip6的外屏有一个切角。非要形容的话,看起来像是上下反过来的macOS文件夹图标。
作为三星的小折叠旗舰(三星也没有别的小折叠),国行ZFlip6理所当然用上了高通骁龙8Gen3处理器。但和过去采用骁龙芯片的三星一样,ZFlip6的8Gen3也是三星特挑的「OC超频版」,是不是有显卡的味道了?
具体来说,ZFlip6中的8Gen3OC主频分别为3.39GHz/3.1GHz/2.9GHz/2.2GHz,在大核上「小超怡情」。我这次借到的是256GB的版本,不过无论256GB还是512GB的ZFlip6,都用上了12GB内存。
而在跑分结果上,ZFlip6的表现也确实发挥着旗舰手机应有的表现:ZFlip6安兔兔得分1844144分。很显然,188万不是骁龙8Gen3的上限,综合ZFlip6的发热表现来看,我认为这个性能表现更像是三星温度限制的结果。
对比运行安兔兔前后的热成像图片,ZFlip6背面温度仅上升了13度,甚至连40度的边都没摸到,拿在手里「只有温,不会热」。3DMarkWLExtreme压力测试的结果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辅助说明这一点:ZFlip6第二循环的分数和后续循环几乎一致。这说明ZFlip6其实在第一个循环跑完之前就因温度限制的降频,同时也是整体稳定性能达到74%的原因(上限低)。
有了这样严格的发热管理,ZFlip6的实际游戏体验自然不会好,原神测试期间ZFlip6的帧率仿佛是心电图,几乎全程都在波动,仅有的「平稳」还是因为手机在掉帧。当然了,发热也是目前小折叠的通病,ZFlip6能保证日常使用时不烫手,在我看来也是件好事。
相机方面,ZFlip6采用了后置50MP主摄+12MP超广角的组合,和S24+相比少了原生长焦相机,不过50MP主摄像头依旧提供了无损2×变焦的选项。
尽管在测试之前,不少同事对ZFlip6相机都不抱太大希望,但ZFlip6相机表现其实并不差:曝光和色调都趋向均衡,没有老三星那种饱和「拉爆」的情况。
即使用的是4×变焦,画面也没有明显的涂抹感觉和AI痕迹,整体表现确实符合我的心意。在某些情况下,拉到4×的主摄像头还能充当微距来使用,好评。
还是那个熟悉的OneUI有用过三星的朋友应该清楚,三星的OneUI以功能丰富、可玩性极高而闻名。在中,三星更是加入了大量的个性化选项,搭配GoodLock,完全可以让OneUI变成你的「专属系统」。
以更换第三方图标包为例,三星内置了主题商店,为用户提供了大量个性化主题方案。但如果你想用第三方图标包,你也可以下载GoodLock中的主题公园,将第三方图标包和壁纸打包成混搭主题包,上手门槛极低,老三星用户一用就懂。
在玩游戏时,我们也可以在设置中找到内置「游戏助推器」,快速调节到性能模式。在「游戏助推器」中,我们还可以设置游戏在后台提前下载更新资源,在游戏前做好准备。
当然了,中也有一些值得夸奖的部份,比如三星在中内置了大量的AI功能。AI消除这些大家都有的我就不多做介绍了,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其实是AI通话翻译功能:
开启后AI会介入正常的通话中,将对方说的话翻译成你预设的语言,并将你说话的话翻译成对方说的语言。在高级设置中,我甚至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声音静音,只输出翻译后的声音。前几天小雷的Paypal账号被封控,小雷就是用语音翻译和美国客服「对线」的。
另外浏览器的AI浏览也可以将网页上的文字内容总结,以「省流侠」的方式汇总呈现,比Safari的阅读器模式还要好用。
小折叠为三星带来了什么?当然了,对ZFlip6这种小折叠手机来说,外屏与外屏带来的新适应场景才是手机的重点。ZFlip6的外屏从左到右分为「通知」「主屏幕」「小组件」三类版面,其中通知会同步显示手机内屏通知列表的消息。
主屏幕虽然名字叫做主屏幕,但并不是内屏那种可以放App的主屏幕,更像是内屏的锁屏界面,可以修改的只有时钟样式,右下角快捷方式和右上角的电池百分比开关,自定义水平和国内手机系统的熄屏显示页面差不多。
最右侧的小组件页面较为丰富,可以放音乐播放器、邮件、日历和App文件夹等组件,将支持的App添加到文件夹里,就能在外屏打开使用。
得益于ZFlip6硬朗的边框曲线和三星不错的做工,展开时的ZFlip6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台「正经」的直板手机——屏幕尺寸正合适,而且转轴也不会像其他小折叠一样无法在末端锁紧。甚至在大力「扇动」时,ZFlip6的转轴也纹丝不动,不会有其他小折叠常见的「分离感」。
用同事的话来说,ZFlip6展开后的手感甚至比某些直板手机还要好,这也是我愿意用「直板机」来形容ZFlip6的原因——在我看来,「像直板机」其实是对一台小折叠手机最高的评价。
当然了,ZFlip6这可以在几乎任何角度保持选题的转轴,也为ZFlip6带来了另一个优势——用折叠模式拍照时,我可以让相机停在任何角度,拍夜景或延时非常方便。
此外,ZFlip6上还有一个几乎「专为外屏而生」的使用场景——AI助手。
但对ZFlip6来说,在不展开的情况下直接用外屏和语音与Bixby交互,是一个相当自然的操作:小尺寸的外屏用来显示文字还可以,用来输入文字完全就是没事找事。而AI助手语音输入、语音画面多模输出的特性却和外屏不谋而合。
比如问Bixby接下来一周天气,看哪天可以洗车。让Bixby语音播报一周的天气效率实在太低,有那个时间我都解锁自己看天气了,但有了小折叠的外屏,瞟一眼就能放回手机;做单位换算时,ZFlip6的外屏也足够显示换算的过程和结果。
但话又说回来,这种用AI填满外屏的策略对AI助手有极高的要求,但就目前的体验来说,Bixby能做的还较为有限:即使在解锁的情况下,Bixby也无法在外屏显示网络搜索的结果(西班牙铁锅饭怎么做?),语音识别对中英混合的情况也较为吃力(3.5Bar等于多少PSI?),甚至在回答「一天有多少分钟」时,Bixby先假设了M和T,然后做数学题的思路解析了这个问题,最后才给出1440的答案。
没错,Bixby甚至把解题过程完完整整念了出来。
这也导致我对ZFlip6的外屏有着「又爱又恨」的想法:Bixby这套模式让我坚定认为外屏是手机AI交互的最好窗口,但某些时候Bixby的表现又让我不得不翻开手机手动谷歌搜索。
我们对小折叠还有什么期待?回顾ZFlip6的整体表现,这台手机确实实现了我对「小折叠」的期待。不同于要兼顾手机和平板两种工作状况的大折叠手机,小折叠手机的目标非常简单——做一台展开时好用,折起来有用的「直板机」。
我知道这个说法可能会引发部分用户的不满,毕竟折叠屏是一个全新的品类。只不过对小折叠屏来说,形态变化与拓展固然重要,但「站有站样」更重要。小折叠屏的外屏为手机带来了更丰富的交互方式,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可以忽略手机展开时的表现。而在这一点上,ZFlip6的表现相当出色。
至于ZFlip6限制外屏App的做法,我其实也可以理解。尽管其他小折叠都在宣传自己的外屏「和内屏一样好用」,但屏幕尺寸、长宽比的差异决定了小折叠内屏与外屏不可能有一样出色的体验。没错,我们确实可以在外屏上用全键盘聊微信。但说真的,在小屏幕上打开完整版的软件,这跟初中生在智能手表上运行王者荣耀本质上没什么区别——可以,但没必要。
但无论如何,在和ZFlip6短暂的接触中,我发现对小折叠来说,「像一台直板手机」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。毕竟三星每一代ZFLip的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,当未来的ZFlip既能像S系列一样成为「全能旗舰」,又能利用折叠结构和外屏「搞点新意」时,星粉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